嗚嗚,侖家想出去玩,但媽咪不準小宥宥出去玩。

     

 媽咪說,外面有一種叫〞腸病毒”的壞侖,會把小朋友抓走,所以叫小宥宥要乖乖地在家玩,等到那些壞侖走掉了,再帶小宥宥出去逛街街

     

    好討厭喔,那些壞侖什麼時候才會走掉喔,侖家整天都待在家裡好無聊耶!!

     

 好氣好氣喔,氣到小宥宥咬小烏龜出氣,先咬後腳、咬尾巴再咬頭頭。

  小烏龜:唉~~~看在你不能出去玩的份上,免強讓妳咬吧,但請妳咬輕一點,很痛耶!!

     

為什麼寶寶喜歡把東西往嘴裡塞?

  寶寶是跟隨天生的本能去探索,而且這代表他對嘴的運用, 已經和他的眼睛、耳朵和手一樣好了。

   口腔的探索是一個關鍵發展的階段, 表示他對口味和質地不同的東西感到好奇,寶寶可以控制手部以後, 才會開始咀嚼,這是正常發展的一部分。

   美國一位致力於兒童發展問題的小兒科醫生辛西亞布萊克博士表示, 在長牙之前,寶寶還是藉著吸吮得到滿足。

  他們用嘴巴探索, 幫助他們認識環境。把東西放進嘴裡的強烈慾望, 可能表示寶寶快長牙了。

   大多數寶寶在7個月左右會長出他們的第一顆牙齒, 有些會更早一點,但也有些寶寶直到1歲左右才開始長牙。 如果你發現寶寶流很多口水,或者用玩具 積み木 無料イラスト素材 和其他物體摩擦他的牙床, 可能就是快長牙囉!

 
以上資料全部內容屬於 Copyright © Johnson & Johnson Taiwan Ltd. 2008 嬌生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。
 
 
 

  腸病毒從以前的4-6月、9-10月,到現在的7-8月都有了,一年中就有2季碰得到腸病毒,可說是聞腸病毒就色變啊!!!

  電視新聞  三不無時就報導說那個縣市有腸病毒出現,那裡又有小朋友得到腸病毒,每次聽到這消息,柔柔就會難過一次...。

  因為這次腸病毒來勢兇兇,所以柔媽不得不提高警覺及提防。

  所以,想當然爾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讓小宥宥出去玩!! 

  深怕腸病毒的威力,所以小宥宥就很口憐的那裡都不能去,看著  小宥宥整天在家都不能出去,就覺得現在的小孩子真得好可憐,不像以前那裡有聽說過什麼腸病毒啊,鄉下的阿媽也都把小孩子在田邊一放就下田工作,讓小孩子自己在那玩了,那像現在要帶小孩子出門都要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,加上現在都市裡人口密度又高,只要一到公共場所都是滿滿的人,常常一不小心小孩子就有可能傳染到感冒、腸胃炎..等。

  所以現在家裡只要有人出過門,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洗手!!把身上的衣服先換過!!
  

  家裡有小朋友的媽媽們也要小心,注意喔!!

 

  來看看專家告訴我們,什麼叫「腸病毒」呢?

  引用:http://www.dadupo.com.tw/new/bin.htm

 

漫談腸病毒      

資料提供∕書田泌尿科診所小兒科

腸病毒   

  是一大類病毒的總稱,包括有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(Coxsakie)伊科(Echo),及一般腸病毒三大項,因為這些病毒都是可經由腸道引起感染,所以在學術上統稱之為腸病毒,因為小兒麻痺在經過了多年的預防注射努力防治之後,問題已經很少了,現在的問題是小兒麻痺以外的這些腸病毒。

  這些腸病毒下面又可以再分為大約有七十多型,國內所流行的腸病毒,大多以克沙奇病毒稱之,因為手口足病以克沙奇病毒最常見。

  不同型的腸病毒引起的疾病種類也有些不同,包括手口足病、咽峽炎、無菌性腦膜炎、肢體麻痺症候群、流行性結膜炎、心肌炎等。

  因為有些不同的病毒也會引起相同的症狀,故手口足病這類的病症可能在同一人身上發作幾次。

  腸病毒的流行曲線是什麼根據台灣地區歷年腸病毒疫情統計,腸病毒流行曲線形態;第一形態,在4-6月,第二形態,在9-10月。

  隨著氣溫升高,腸病毒更為活躍,而對這個蠢蠢欲動的夏日駭客,民眾該如何防範呢?

  腸病毒也有三危?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丁綺文指出,打擊腸病毒應針對高危險群,既能將傷害降到最低,又不致引起無謂恐慌。

  根據歷年經驗,歸納發生嚴重病例的「三危」——危險族群、危險期間和危險症狀。

  

腸病毒的症狀

  大約感染病毒之後二至十天以後才信出現症狀,大多數人的症狀不重。

  標準的症狀是口腔的後部、手」、出現水泡、潰爛,在膝蓋與臀部也時常看得到相同的水泡所以常稱了為手足口症

  如果只有口腔後半部出現水泡,其它地方沒有,則稱之為咽峽炎

  最明顯的症狀是喉嚨很疼,不敢吃東西 ,口水變多,同時也可能有高燒,平均七天會痊癒。

  有的小朋友也可能不出現標準的手足口症或咽峽炎,只有一般的感冒發燒症狀,但是在發燒退了以後,皮膚會出現類似長痱子一樣,以軀幹為主的全身性紅疹,醫學上稱之為熱性疹症(febrile exanthematous disease)

  如果合併有昏睡抽筋嘔吐等症狀則要住院處理而且可能有危險性,因為可以合併出現無菌性腦炎、肺炎、心肌炎、心包膜炎及麻痺等併發症。

  其它的危險因子還包括有:發高燒超過三天,血糖超過15Omg/dl,以及出現四肢無力的症狀等,都要特別注意。

  腸病毒所引起的咽峽炎與另一種病「皰疹性齒齦舌炎(Herpetic Gingivostomatitis)」甚為相似,但是「皰疹性齒齦舌炎」的潰爛位置是在口腔「前半部」,一樣會疼痛、流口水,但是不是腸病毒造成的。

 

何謂「腸病毒333專案」?

丁綺文醫師ドクター素材表示,腸病毒「三危」恰好都能用333描述,簡單好記。

  1. 第一危:
    危險族群,3歲以下。根據1998年,腸病毒疫情統計,78%的死亡案例年齡小於3歲。

  2. 第二危:
    危險期間,3天之內。腸病毒71型引起重症和死亡的病例,其發病到就診時間,平均3.4天,許多病例在第三天之後才到急診或加護病房,以致搶救不及。所以發病的最初三天,病情變化極不穩定,最需要密切追蹤。

  3. 第三危:
    危險症狀有三,昏睡、持續嘔吐和肌躍型抽搐。針對腸病毒71型所引發的腦幹腦炎致死及瀕死病例分析,發現這三種臨床症狀最有指標價值,若有上述症狀,必須以重症處理。

 

腸病毒感染途徑

  1. 第一飛沫感染:
    咽峽炎發病初期兩週,病毒集中在咽喉,咳嗽所散布的飛沫就有病毒存在,因此腸病毒疫情到達「紅燈標示區」,通常建議停課三週。
  2. 第二是糞口傳染:
    腸病毒生存力、繁殖力強,經腸胃道排出長達2個月。
  3. 第三是接觸傳染:
    污染的手接觸摸眼、口、鼻而受到感染。

 

腸病毒有三不怕

  1. 不怕室溫:可以在室溫活好幾天。

  2. 不怕胃酸:可在腸胃繁殖。

  3. 不怕酒精、乙醛等消毒物品。

 

如何向腸病毒說不?!

  拒絕腸病毒的方法?丁綺文醫師表示,拒絕飛沫傳染,不去密閉且人多的空間。

  此外,腸病毒怕紫外線,所以可以帶小寶寶  到戶外曬陽光。

  另外,咳嗽的時候,記得掩口,減少口沫散布;拒絕糞口傳染, 吃飯前後、如廁後要徹底將手洗乾淨,幼稚園和學齡兒童,切忌共飲共食的不良習慣;拒絕接觸傳染,洗手之後要記得不要再觸眼、口、鼻等五官七竅。

  食物煮熱至56℃以上,游泳池有加氯且符合法規規定,游泳下水之前先沖洗,游泳完後漱漱口。

 

腸病毒VS.胎兒孕婦

  此外,腸病毒不僅影響三歲以下的小寶寶,也影響大人,三歲以上的發病情況與三歲以下的發病情況不同。

  但是,孕婦若在懷孕期間感染腸病毒,對於孕婦本身的影響不大;但是對於胎兒可能會造成垂直感染的問題。 

結論

  打擊腸病毒最重要的是徹底洗手,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,尤其是「搓」的步驟,要確實施行。

  並謹記腸病毒的333→3歲以下、3天之內、3個危險症狀,一有可疑的症狀發生,應迅速就醫,追蹤病情,才能將腸病毒徹底圍勦。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柔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